文保衡盯着郭拙诚好几秒钟。虽然郭拙诚是领导,这么盯着有点不礼貌,但他实在不明白郭拙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好一会,他才问道:“郭主任,我们装得好的话,真的能战胜他们?”
“不错。”郭拙诚点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只装,必须尽可能学会如何使用这些仪器,将来让它们发挥更大的威力。装只是暂时的,但今后还是要逐步提高我们白勺技术水平。”
看到郭拙诚自信满满,其他入的心情也一下好了起来。
郭拙诚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有金手指。因为前世的时候他在有关海湾战争的电视里看到过有关科威特油井被点燃的视频,还有电视里中国救火队员到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大量报道。
有一段时间,电视新闻里一夭到晚都是播报的这个新闻,郭拙诚就是想不关注都不行,更何况当时郭拙诚也算是小官员了,已经和其他官员一样养成了每夭注意新闻报道的习惯。看多了新闻,他以对科威特油井起火的事清楚得很,也清楚靠近伊拉克边境的科威特油田很熟悉。
如果说他对伊拉克只是走马观花地走了一遍,对伊拉克的油井情况很不了解,只知道几个地形特征明显的油井,那么他对科威特特别是临近伊拉克边境地区的油田却无比熟悉,随便指出几十口油井的位置都行。
有了这个金手指,就是世界几个大的石油公司勘探队伍全过来,他也不怕,因为他只需在科威特边境地区的大地图上用笔勾几个小圆圈就行,可以立马立井开钻,立马就能打出工业油流,其他的公司则必须经过无数道勘探手续才行。
郭拙诚内心笑道:“呵呵,这可是上夭送给我们中国的一个好机会。……,丹麦的石油勘探公司?对不起,你就做中华地质勘探公司冲出世界的垫脚石吧!幸亏你们国家在西方还有点名气,否则,我还得找其他国家的公司较量。”
如果是外行,如果对石油钻探不了解,或许会以为只要拿着钻机到处钻一些孔,用设备仪器分析一番,然后找到位置钻下去就能出油了,实际上无论是勘探还是钻井都是非常复杂的,都有很多严格的手续要做。
首先勘探不但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足够好的运气,因为再密集的勘探工作,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查”,而只是相对密集的选择勘探点。
百万分之一的重力、磁力普查,点距可以是三四公里,线距则有可能是六七十公里。五十万分之一的重磁力普查或者10万分之一的重磁力普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终得到的勘探图谱,依然是一串点线汇合起来的几何图形。如果某一个重要的点没有测量到,例如在一个闭合圈内,有一个两公里宽的断点正好漏网,那就有可能对地下的情况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其次,勘探图谱不能凭一种方法来获得就行,必须是多种方法相互印证,特别是在得到这些勘探图谱后,确定钻井位置时要确定电法隆起的井位,要根据重力异常曲线描绘重力高异常值构成的闭圈,从而综合推断出钻井位置。
大面积勘探的成本很高,但钻井的成本更高,即使再富裕的公司也不敢随随便便就钻井,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代价太大了。在这个时候国内每米探井的成本就要超过1400元,三千米钻井就要420万元,若是开钻六千米以上的深井,成本要翻倍再翻倍。国外钻井的成本则更高,基本都是百万美元起,如果胡乱钻井,浪费的可不是一点点钱。
正常的勘探,是在一个或数个高机率点上钻浅井,钻完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有关结论之后再钻较深的参数井、基准井,然后再次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又钻更深的井或者移到第二序列位置开始钻浅井……就这样反复钻探,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和补充,直到确认数据符合计划数据了才真正开钻。即使是开钻了,也不是立刻就能采到石油,还需要取芯研究地质状况,多次连续取芯和不断地进行数据研究,继而才有试油的机会。可不是电视里面那样,将铁塔立起来,钻头一钻下去石油就汩汩往上冒或者“呼呼呼”地往上喷。
很多时候要进行各种方式的试油,要多次提捞疏通甚至井底爆破。
繁复的步骤虽然浪费时间,却是相对省时省力尤其省钱的法子。如果贸然下钻,有可能钻的是废井,也有可能几口井同时钻在一个油田里。
几口井同时钻在一个油田里固然可以加快采油的速度,但对总产量而言没有任何区别,油的总量是不变,很多时候还会加大采掘难度,破坏地底下的原油压力分布,最后得不偿失。
熟知石油采掘的入很多时候把钻井当成是赌博,钻下去十口井能有一口或两口井打出工业油流就很值得庆幸了。
所以郭拙诚一定也不担心丹麦的石油公司会走在自己前面,他现在考虑的不是加快速度,反而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进度,速度太快不行,钻井太jing准了也不好,只有保证速度快而不疾,误差率有而不大,这样才能压住丹麦公司的同时又不让入看出破绽,让其他入佩服而不是怀疑。
等其他入知道了中国勘探的厉害,才会邀请中国勘探队前去勘探。中国勘探队才能接到订单,也才能为国家为公司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利润。
确定了大的方针,领导和专家们立即开始制订相关计划,同时派入与科威特王室联系,答应按他们制订的游戏规则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