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瑾的爸爸妈妈那个时候也出去打工,后来在工地上出了意外闵西就成了孤儿。
虽然当时江瑾爸爸妈妈出事的工地赔了钱,但姥姥姥爷想着这是江瑾爸爸妈妈留给江瑾唯一的东西,就一直没舍得用。
□□十年代,土地才下放不久,再加上又遇上大干旱,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存余,两老口要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尤其是那个时候学费还很贵,动不动就是几百块。
好在姥爷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自己这个年纪靠种土地里那点庄稼是供不起孙女读书,所以在得知村里后山的那一片果林要承包出去的时候,卖了两间祖屋把果林承包了下来。
果林早已废弃多年,与其说是果林,还不如说是荒林。
江瑾记忆里姥姥姥爷每天天不见亮起床给自己留好早饭后就扛着锄头往后山走,一干就是一整天。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再加上又经历过父母早逝,所以江瑾很早懂事。
初三的时候,教育改革,江瑾遇上初三分流,意思是到了初三给学生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原学校继续读书参加中考,二是不参加中考直接去职业学校上学。
江瑾之前的愿望是考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让姥姥姥爷享清福,对于是职校是没有兴趣的。
可当来的老师说到去读职校国家每个月会补贴两百块钱,还能早一步学到手艺参加工作时,江瑾有点心动了。
读完大学出来也是工作,上职校出来也是工作,而且中间还差了好几年呢,一对比当然就是后者更划算。
没有跟姥姥姥爷商量江瑾就去班主任那里报名。
江瑾当时的想法很天真,但班主任没有糊涂,再加上因为知道江瑾家的情况,老师心中就有了误会。
江瑾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是一个艳阳天,做完作业的她正在院子里帮姥姥挽柴火,班主任带着校长还有村长一起来到家里。
班主任以为是姥姥姥爷舍不得出钱供孙女上学,这才让江瑾去读职校。
所以她带来校长和村长,一方面是校方了解江瑾家的情况给江瑾免除一部分的学杂费。另一方面是想请村长出面,如果姥姥姥爷不愿意供江瑾上学,就拿出江瑾爸爸妈妈的赔偿金,用江瑾爸爸妈妈的补偿金供江瑾上学总可以吧!
班主任当时四十几岁,即使面对最调皮的学生江瑾也没见她红过脸,但那天她眼睛脸都红了。
面对班主任的质问姥姥姥爷的眼睛也红了,但他们什么也没说,而是带着校长和班主任他们来了后山。
曾经的荒林已经变成枇杷林,枇杷树的寿命有一百岁,只要料理得当它能创造比粮食多得多的价值。
姥姥姥爷就是靠这片枇杷林供江瑾读完了大学,江瑾爸爸妈妈的赔偿款到如今还是完完整整的。
望着这片养育了自己的土地,江瑾张开双手深深的呼吸,这种轻松是城里无论如何也没有的。
寒冬,最为寒冷的季节,梅花盛开,诗人咏颂,却很少有人知道枇杷也是冬天开花结果,然后在来年夏季到来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