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迎接的李元瑷见此情形,眉头微皱。
这两天他特地了解了道教、佛教于当前的处境。
道教早在李唐立国之初就给定为国教,提高道士地位,导致发展迅速,而且积极推动道教内部改革,剔除那些为了蒙骗愚弄百姓的天师道巫术迷信色彩,发展道家义理。
最著名的道士袁天罡、李淳风更是通过道学研究天文、历法,将道教推向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而佛教却缺少扛鼎之人,本来道佛之争就落入下风,又没有一个上的了牌面的高僧,于发展一图自是处处受制。
三清道主、佛陀菩萨这些传说中的神仙有没有私心,凡人不好判断。
但只要是人,皆有私心。
这些佛教信徒等一领袖久已,玄奘这一出现,立刻将之推上高阁,引为领袖,意图重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景象,重新取代道教,成为中原第一信仰。
李元瑷心底自是偏向本土道教,故而见此景象,本能的有些反感,挥了挥手,让人将那些闻风而来存心造势的和尚阻挡在外。
玄奘一步一步走向李元瑷,与电视里的高大伟不同,面前的这位圣僧一身洗的苍白的袈裟,苍老的脸庞黝黑遍布皱纹,身子还有些伛偻,手中拄着一根木棍,一眼望去就跟五六十的老叟一般。但李元瑷却知玄奘今年不过四十三而已……
书里明显美化了佛教,美化了唐玄奘,一个偷渡出关的人,昼伏夜行,吃尽苦头,哪能维持自己的形象。
这才是玄奘真正的模样。
可玄奘一步一步走的极稳,脚步有力,目光清澈有神,似乎有着一往无前的决然。
一步一步来到近处,玄奘躬身单手行了法礼道:“贫僧玄奘,见过商王。”
李元瑷只是颔首示意,他不信佛,自然不会为了一个佛教高僧而自降身份,道:“玄奘法师一路辛苦,孤奉太子命,代表太子前来迎接法师,领法师往洛阳面圣。”
玄奘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随即道:“陛下所请,贫僧自当遵从。此次西来,贫僧求得真经六百五十七部,待贫僧将经书送往大觉寺,立刻随殿下东去。”
“怕是等不了了!”李元瑷张口拒绝道:“陛下驻跸洛阳是为了征伐高句丽,近日即将动身前往幽州。若非得知法师东归,此刻陛下已经身在幽州了。法师焉能让陛下久等,延误战事战机?”
玄奘又念了句“南无阿弥陀佛。”
李元瑷道:“我于渭水之畔有一队船舰,随我来去运河,快捷稳健。法师直接与我一同往洛阳渡口而去。听闻法师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孤将所有经书送往净土寺即可。”
玄奘固然于佛教德高望重,对上不信佛的李元瑷,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能道:“依商王意。”
李元瑷将玄奘请上了船舶,将一部部经书搬运上船。
船队直接杨帆出行,出曲江至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