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条件,一个比一个过分,不过太上皇赵佶也不着急,他坚信在扛不住的时候自己那个懦弱的儿子是会答应的。
时间,现在太上皇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耗得起,可是官家耗不起,因为论战在不断地升级,各种阴谋论逐渐浮出水面。就连大宋企图联合金国共同对付大汉的秘密协定都被某些野心家推敲出来了,一时间国上下的文人都开始攻击朝廷,太学生们的怒火再一次爆发出来,再不反击的话,官家赵桓就成千古罪人了。
可是哪些条件一旦答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官家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不敢决定,生怕太上皇再度夺取自己的皇位。
无耻的梅执礼最终使出杀手锏,他无耻地对官家说道:“只要是渡过了这个难关,反击了汉国的攻击,那么我们再和金国达成协议,一起进攻汉国。至于太上皇,睡不到那一天就归西了,他要的权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你先下去吧。”
天子赵桓犹豫了好几天,终于向太上皇妥协。两父子达成了协议,毕竟江山是赵家的,不是刘家。
太上皇赵佶终于出面反驳,他把出来维护天赵桓,使得文官集团信心暴增,新一轮的论战再次拉开序幕。
太上皇做为此次事件的主角,他的出场无疑使得大宋文官集团这边获取了极大的胜算,这些人就像是打了鸡血,好像写几篇文章就能够把汉国灭掉似的。
沉默,汉国罕见的沉默,功勋世家也不再出面汉王澄清什么,好像风一下子变了方向,汉王一下子又变成了乱臣贼子,又要接受文人的口诛笔伐。
这一天,靖康三年十二月初一,金国皇帝分别和大汉,大宋的使者签署了协议,至于哪一个协议真实有效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宋金协议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大江南北,已经毫无秘密可言。
宋国和金国达成协议,每年向大金缴纳岁币两百万贯,并且出让河北路,河东路,熙河路,秦凤路等,而且大宋皇帝尊称金国皇帝为‘假父’,两国共同出兵剿灭汉国。此消息一出国哗然。
华夏几千年从来没有如此之屈辱,堂堂华夏沦落至此。文人们是瞧不起武人,瞧不起汉国的穷兵黩武,瞧不起汉王是乱臣贼子,可不代表会向异族臣服。大宋的文人是没有操守,可依旧是有脊梁,不愿意卑躬屈膝的文人多如牛毛。
伤心,失望,无数的文人开始去京兆府,他们不愿意留在肮脏的大宋。论战反而平息了,因为伤透心的文人不愿意做任何评价,大家心中大宋已经不再是正统。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次大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官家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下令处死梅执礼,结果遭到政事堂相公一致反对,最终只能将其调离。这场闹剧算是谢幕了,可是新的闹剧还在后面。
大汉完成了五百万的交割,逼迫宋国派教授来帮忙组建太学,这种情况下,天子赵桓腻歪的不行,可依旧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
闹剧收场了,但只是暂时的,根据协议,大宋和金国开始扩军备战,准备进攻汉国。
这个时候,最尴尬的要属精忠报国的岳飞了,一边是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汉王,一边是正统的大宋天子。他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究竟应该效忠那一边。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岳飞亲自来到京城,希望师父周侗可以指点迷津。
说实话,周侗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骨子里是忠君爱国,可是对天子赵桓的做法失望透顶了,觉得这样的天子早晚都会把大宋断送了。
周侗最后对岳飞说道:“忠君爱国,不是终于大宋天子,这点你要很清楚。军人有守土之责。你做好本职工作就好,朝廷的事情不是你可以掺和额。为师觉得金人靠不住,不管最终金国会不会和大宋一起灭掉汉国,最终都是要入侵大宋的。你的使命就是抵制金人侵犯,是抗金,至于汉国和大宋的争斗你就不要掺和了,另外,汉王对你有恩,你可不要率军去攻打汉国,那样会失去军心的。”
“师父,您多虑了。”岳飞很无奈地说道:“汉军是忠于汉王的,如果进攻汉国的话,我压根就指挥不动这支队伍,而且军中的龙魂社,会灭掉我的。我现在是在想,是应该率领汉军坚守在应天府,还是离开这支军队,投靠朝廷。”
周侗毕竟没有在军中待过,对军中的军制不太懂,更加国家不可能了解汉军了,他沉思了许久之后说道:“大宋****,你投奔过去很难有出头之日,况且你本身是汉军的将领,就更加难以得到重用了。为师建议,你还是留在汉军之中吧,反正汉王也没有下令你进攻大宋。真的到了那一天,你再选择离开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