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书生万户侯?
武先生捻须品味良久,满脸都是赞叹感慨之色,由衷道:“诗句悠然,不乏霸气,最主要是意境之中的鼓励和厚望,他似乎期待着你有军功名动天下的一天。”
岳将军虽然是武将,但同时也是个读书人,闻言轻声喃喃道:“岳某也能感受到大将军对我的厚望,甚至还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挽留,可惜,岳某最终还是离开了他的麾下。”
武先生没有插话打断,任凭岳将军陷入回忆的自责,足足良久之后,方才温声相劝:“自古英雄,惺惺相惜,他明知你有离去之心,仍然在你离去之时不设防备,在老夫看来,这便是放任你随心而行。”
“说实话,老夫对杨一笑颇为纠结,无论从才华方面,还是从机谋方面,乃至重情重义,以及胸怀苍生,任何一点拿出来,都能让老夫赞赏。”
“岳将军或许不知,老夫当初曾吃过大亏,那是陛下还是康王,奉命出使草原议和,却在泾县停留,想要折服于他。当时老夫身为殿下谋士,自然要和他有所争锋……”
“争锋的细节,老夫不欲多言,无非是你来我往,各施攻心之计,老夫和陛下输的很惨,现在想来他赢的也不踏实,原因是那是他在硬撑强势,只不过成功骗过了老夫和殿下而已。时至今日,老夫仍旧难以忘怀,那一夜他独自送殿下回营,唱的真是好一出空城计啊。”
“不但唱了空城计,而且顺手用了一手挑拨离间……”
“陛下是老夫从小教大的,说是情同父子也不为过,然而杨一笑一句轻飘飘的调拨,直到现在恐怕还在陛下心里有阴影。”
“甚至就连老夫,至今也逃不出阴影,每每遇到困难之时,总是忍不住心生退却,每每总是想着能去泾县杨氏落脚安享晚年,因为当初杨一笑的调拨就是答应我去安享晚年。”
武先生说到这里,目光直视着岳将军,语重心长的郑重告诫道:“这个人,很擅长攻心,老夫被他攻了一次,时至今日还挂念着去他那里养老,而你岳将军现如今已经是背嵬军堂堂大帅,却因为他的一首诗而心怀愧疚一直挂怀……”
“故而老夫不得不劝解岳将军一句,小心,小心了,而今已经是各为其主的局面,岳将军应该早早破掉他的攻心才是。”
“以岳将军的见识,不需要老夫多言,你心里怕是早就明白,杨一笑终有一日会反叛。朝廷与他,终有一战。”
“所以,老夫才会问你,有没有信心,打赢他的杨家军。”
话题又回到了最初。
岳将军叹了一口气,深知武先生已经看出他的意图,刚才他用回忆的方式,顾左右而言它的扯开话题,然而武先生假做倾听之后,顺嘴几句话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到底能不能打赢杨氏军队?
这个话题终究是避无可避。
岳将军知道,他今天不答也得答,因为,这问题很可能不是武先生问的,而是武先生背后之人,也就是当今的南云陛下。
岳将军自幼被母刺字,家教便是要精忠报国,然而此时他心里却很痛苦,生平首次对报国产生了疑惑。
一边是代表国家的朝廷和陛下……
一边是他敬仰和佩服的杨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