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围绕常温超导体未来的应用有非常多的畅想,目前和国内一些专家也聊过,后续华国会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运作常温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
短期的话主要会集中在和电相关的领域,发电、储能、电池、电力传输等,同时像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也会进行探索。
我不知道随着常温超导的大规模应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想一定是更加美好的未来。”陈元光说。
女主持人眼神中透露着崇拜,“元光,因为之前你接受一些自媒体采访也在说,主要精力会放在太空采矿上,认为这是带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关键。
而你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这意味着你未来的主要方向会改变吗?”
陈元光摇头:“常温超导它是兴趣产物,是我在做太空采矿中看到新闻后做的一次尝试。
主持人接着问道:“前面有提到常温超导,元光,你觉得常温超导对你的太空采矿会有什么影响?”
在火箭发射上,通过电驱动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我现在只能说一些可能的方向。”
而马斯克的梦想是去火星,你的长远目标同样是太空,但是你想要实现的是太空采矿。
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会有大量衍生技术产生,像马斯克的星舰、星链、猎鹰九号等等。但单纯去火星这件事,它并不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它无法形成正循环。
我们今年密集发射的开拓者号,在我制定的计划中就属于如果没有拉到投资的阶段性成果。”
我会思考造成这一切的背后原因,都是因为这些公司的研究机构,他们的研究方向过于分散,不再服务他们的主营业务,导致研发上投入迟迟看不到回报,公司慢慢放弃。所以我在做光甲航天的时候,即便我对它的定义是学习型组织,但我依然坚定一个目标,那就是它未来一定要实现盈利,而它的研发都必须围绕太空采矿这一业务。
之前我在看新闻的时候,看到财经新闻报道你对光甲航天的募资目标分四个阶段,分别是20亿美元、50亿美元、10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而且和投资者说,这个投资短期内看不到回报,至少要给你十年的时间。
陈元光说完后,女主持人没有再聊常温超导了,因为这个访谈节目在他们内部设计的时候,关于常温超导不能太过于深入,只是简单提到,作为采访陈元光的引子。
即便是央视,之前也一直没有机会采访陈元光,他们估计未来这种机会更难得,因此想借助这次节目,把重心放在陈元光这个人身上:“因为外界一直把你和马斯克对标,认为你是华国的马斯克。
像过去阿美利肯去月球,它只是一个标志,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去月球之后人们没有再去过,因为它没办法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之后就会废弃。
马斯克去火星也是一样的道理。”
陈元光自信一笑:“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想大家应该抢着给我投钱才对。”
这样的话成本能收回来,而且它不仅仅是科研设施,同时也有经济效益,就像北斗卫星系统那样。
刚刚你提到太空时代,去火星同样是很宏伟的目标,对人类来说很有意义,它象征着人类初步踏入深空,开启了对太阳系的探索。
陈元光说完后,主持人点头:“果然成功者都是如此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