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供品都是昨天临行前,大孙氏给准备好的。

    当时为了防止颠簸,大孙氏是将这些供品都单独的装在带有盖子的小碗里,放了七八只小碗在篮子里。

    今天到了这坟前,当杨若晴一样一样的从篮子里拿出来,并揭开盖子,将碗里的供品摆开在嘎婆的坟前的时候,杨若晴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情。

    那就是,之前对大舅妈得人设定位,或许存在很大的误差。

    原来,杨若晴一直觉得大舅妈是个比较男人婆的女人,粗枝大叶,大大咧咧,马马虎虎。

    跟杨若晴的娘亲孙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极端。

    而且,看大孙氏对待两个孙子大顺子和小顺子,也能感觉出大孙氏确实不属于那种慈眉善目的奶奶类型。

    她就是比较随意随和洒脱粗线条的一个人。

    但是这会儿看到面前这七八碗供品,杨若晴才发现,大孙氏的内心深处,非常的细腻。

    七八碗供品,鸡鸭鱼肉,凉拌菜,蒸菜,炖菜,全都有!

    大块的五花把子肉,用麻绳拴着花样的东坡肉,自家磨的五香米粉做的粉蒸肉,还有四分瘦六分肥的红烧肉,酱排骨,以及泡椒猪肝。

    不仅杨若晴被这一肉多吃的良苦用心给震惊到,旁边的孙奎他们也都震惊于孙家的阔气。

    这上坟用到的肉,就是花样百出,不愧是开养猪场的人家,不缺肉吃啊!

    哪里像他们山里人,一年到头,就过年的时候杀一头猪……

    平时想要吃到猪肉,除非去镇上赶集才能吃到,又或者出山去李家村,长坪村那里买。

    可一来一回要好几个时辰,除了天冷的时候可以从山外带猪肉回来,其他季节,只要稍微热一点点,有钱都没法带猪肉回来。

    为啥?

    因为这一路下来,肉都坏掉了,带回家一坨臭肉,谁吃?

    接着,杨若晴又在摆其他供品,这次是鱼。

    红烧鱼块,剁椒酸菜鱼头,还有红焖大虾,爆炒黄鳝,韭菜爆扇贝田螺。

    最后是炒白菜粉条,以及一碗白米饭,还有一只白面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