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盼文学天地>科幻小说>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书院
    就算因为世家大族憎恶刘范,不会效忠于刘范。但扬州还是有很多寒士,会投入刘范的怀抱里去。想到这里,刘范真是追悔莫及。早知道就选择一个人才辈出的州郡,而非这人才荒地——凉州了。但说什么也回不去了,生活还是要继续。

    刘范知道,他现在也很紧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才缺乏的困境。刘范想到,既然以前可以从朝廷治下拉拢一些寒士,为何现在不行?但贾诩提醒他,现在朝廷已经发现了他的反心,绝不可能再把至关重要的人才拱手送给西凉。万一这些人才一进西凉,就调转枪头可如何是好?

    早在党锢之祸时,朝廷就已经触怒了以党人为首的士人。朝廷对士人,尤其是十常侍憎恶党人,大将军何进曾追捕名士许邵和许靖,所以朝廷虽然解禁党锢,但依然严密监视着士人的动向。如果朝廷发现士人心向西凉,肯定又是一次党锢之祸。

    既然从外引进的方法不行,刘范开始把目光转向内部。想来想去,蔡邕和卢植的身影最终浮现在刘范的脑海里。对啊!眼前的蔡邕和卢植就是两位大儒,曾经教出了多少学生?!而且既然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在颍川开设有颍川学院,广收门徒。那蔡邕和卢植的名声和学识都不b他们两位差多少,为什么不能也开设一个书院,让他们教书育人,培植人才呢?

    刘范想到这里,豁然开朗。刘范这才意识到,或许他的资源他还没有科学利用到极致,以至于把这两位旷世奇才都给忘记了。现在蔡邕和卢植都赋闲在家,而且蔡邕的nv儿蔡琰已经出嫁给了刘范,卢植又是刘范的师父。多日在家清闲,恐怕他们两位学富五车大儒也会觉得无聊。毕竟,聪明不被证实,不为人所知,聪明人何为聪明人。如果让他们开设一个书院教书育人,恐怕是最为适合他们的选择。

    于是刘范拜访了蔡邕和卢植,向他们建议,由刘范建立一座书院,让蔡邕和卢植担任祭酒,然后再在天下广泛招生,由他们两人负责教育。听闻刘范的计划,蔡邕和卢植当时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即就答应了。

    刘范大喜过望,当天就找来了负责工程建设的马钧,让他在凉州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建立起一座书院。马钧最后还是在金城的金城县城里找到了一个地方。金城,就是后世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那里本来是上次凉州叛军首领韩遂的府邸,韩遂控制凉州期间,都是以金城作为大本营。故而他的府邸也足够的宽敞,甚至b刘范新建的州牧府还要大,足够建立起一座书院。

    既然是在金城郡的金城县城,又有另一座著名的书院因颍川郡的郡名而得名,所以刘范为了呼应颍川书院,就给这座新的书院起名为金城书院,听起来气势b颍川书院更为磅礴宏大。

    有了祭酒,又有书院,现在就差教材和学生了。教材在刘范看来,并不怎么难解决。因为他拥有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印刷技术已经成熟;又有造纸术,只要给官营的印刷厂下达一个指标,几天之内就可以迎刃而解。加之卢植和蔡邕都是大儒,自然手里会珍藏着一些古籍的孤本。他们也愿意把自己多年来的心血拿出来,印刷出更多的书籍,让原来是孤本的书籍,重新变得流行起来。有了这么多书籍,刘范就又可以计划在金城书院里增设一个图书馆。

    最后,就是招生问题了。招生对刘范来说也简单。锦衣卫遍布全国,十三个州的每个郡都有锦衣卫的分布,最少也有一个人。锦衣卫还把业务扩展到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国家。被渗透的国家,最西边的是康居。刘范只需要给锦衣卫都指挥使刘诞交代一下,金城书院成立和招生的消息,自然会传遍大江南北,让大部分天下人得知。

    为了招生,刘范也提出了很丰厚的招生条件。第一,招生不限出身,无论是贵族出身,还是世家大族出身,亦或是平民出身,甚至是赘婿、奴婢、徒附、罪人

    ter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ter都可以参与,如果奴婢等社会底层能够进入金城书院,书院会负责提供帮助,b如是奴婢和徒附的话,书院出钱帮助赎身;第二,年龄十三岁以上即可;

    第三,书院对家庭贫困者不收取或者减免一部分学费,对家庭富裕者则收取每年一万钱的学费;第四,书院设立西州奖学金九万钱、刺史励志奖学金三万钱,和祭酒励志奖学金一万钱,奖学金并不局限于金钱,可以用粮食、食盐、丝绸、文房用品、良马、羊、酒这些等价物代替,一共三xs63就算因为世家大族憎恶刘范,不会效忠于刘范。但扬州还是有很多寒士,会投入刘范的怀抱里去。想到这里,刘范真是追悔莫及。早知道就选择一个人才辈出的州郡,而非这人才荒地——凉州了。但说什么也回不去了,生活还是要继续。

    刘范知道,他现在也很紧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才缺乏的困境。刘范想到,既然以前可以从朝廷治下拉拢一些寒士,为何现在不行?但贾诩提醒他,现在朝廷已经发现了他的反心,绝不可能再把至关重要的人才拱手送给西凉。万一这些人才一进西凉,就调转枪头可如何是好?

    早在党锢之祸时,朝廷就已经触怒了以党人为首的士人。朝廷对士人,尤其是十常侍憎恶党人,大将军何进曾追捕名士许邵和许靖,所以朝廷虽然解禁党锢,但依然严密监视着士人的动向。如果朝廷发现士人心向西凉,肯定又是一次党锢之祸。

    既然从外引进的方法不行,刘范开始把目光转向内部。想来想去,蔡邕和卢植的身影最终浮现在刘范的脑海里。对啊!眼前的蔡邕和卢植就是两位大儒,曾经教出了多少学生?!而且既然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在颍川开设有颍川学院,广收门徒。那蔡邕和卢植的名声和学识都不b他们两位差多少,为什么不能也开设一个书院,让他们教书育人,培植人才呢?

    刘范想到这里,豁然开朗。刘范这才意识到,或许他的资源他还没有科学利用到极致,以至于把这两位旷世奇才都给忘记了。现在蔡邕和卢植都赋闲在家,而且蔡邕的nv儿蔡琰已经出嫁给了刘范,卢植又是刘范的师父。多日在家清闲,恐怕他们两位学富五车大儒也会觉得无聊。毕竟,聪明不被证实,不为人所知,聪明人何为聪明人。如果让他们开设一个书院教书育人,恐怕是最为适合他们的选择。

    于是刘范拜访了蔡邕和卢植,向他们建议,由刘范建立一座书院,让蔡邕和卢植担任祭酒,然后再在天下广泛招生,由他们两人负责教育。听闻刘范的计划,蔡邕和卢植当时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即就答应了。

    刘范大喜过望,当天就找来了负责工程建设的马钧,让他在凉州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建立起一座书院。马钧最后还是在金城的金城县城里找到了一个地方。金城,就是后世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那里本来是上次凉州叛军首领韩遂的府邸,韩遂控制凉州期间,都是以金城作为大本营。故而他的府邸也足够的宽敞,甚至b刘范新建的州牧府还要大,足够建立起一座书院。

    既然是在金城郡的金城县城,又有另一座著名的书院因颍川郡的郡名而得名,所以刘范为了呼应颍川书院,就给这座新的书院起名为金城书院,听起来气势b颍川书院更为磅礴宏大。

    有了祭酒,又有书院,现在就差教材和学生了。教材在刘范看来,并不怎么难解决。因为他拥有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印刷技术已经成熟;又有造纸术,只要给官营的印刷厂下达一个指标,几天之内就可以迎刃而解。加之卢植和蔡邕都是大儒,自然手里会珍藏着一些古籍的孤本。他们也愿意把自己多年来的心血拿出来,印刷出更多的书籍,让原来是孤本的书籍,重新变得流行起来。有了这么多书籍,刘范就又可以计划在金城书院里增设一个图书馆。